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学

图片丢失啦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NOSES)在我国外科领域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历史变革,从一颗微创新星逐渐成为整个微创外科领域的热议话题。NOSES使用腹腔镜、机器人、肛门内镜微创手术或软质内镜等设备平台完成腹盆腔内各种常规手术操作(切除与重建),经人体自然腔道(直肠、阴道或口腔)取标本的腹壁无辅助切口手术。术后患者腹壁没有取标本切口,仅存留几处微小戳卡疤痕,表现出极佳的微创效果。目前,NOSES 已应用于腹盆腔内各个组织器官,包括结直肠、胃、小肠、肝胆、胰脾、泌尿系统及妇科等各个领域。
共找到 34 条结果
Please wait a minute...
  • 1.
    结直肠肿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陷阱与对策
    胡军红, 李兴旺, 王锡山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21, 10 (01): 45-49.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24.2021.01.006
    摘要 (155) HTML (10) PDF (2920 KB) (23)

    外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NOSES理论框架也日趋完善,随着NOSES的开展越来越多,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技术操作不成熟,手术团队成员不固定,手术适应证把握不准确等,只有对现有的技术理念不断的进行总结完善,才能实现NOSES的可持续发展,使其更具生命力。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将NOSES手术中可能遇到的陷阱和相应的对策进行总结。

  • 2.
    结直肠肿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的研究进展
    王赫, 刘志鹏, 燕东, 史新龙, 王涛, 杜斌斌, 张维胜, 杨熊飞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20, 09 (06): 610-616.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24.2020.06.013
    摘要 (164) HTML (7) PDF (932 KB) (8)

    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长,手术切除仍是最有效治疗方式。近年来,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保障了患者最大利益,与开腹手术相比,减少了手术创伤,缩短了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然而,传统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需要在腹壁建立辅助切口来取出标本,这不利于减少患者术后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也对患者术后镇痛和腹壁美容效果带来负面影响。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在传统腹腔镜手术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通过人体自然腔道取出标本这一理念,在优化微创技术的同时避免了腹壁切口。本文现就结直肠肿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3.
    二例应用NOSES联合ERAS治疗的结肠癌患者的报道
    李洪明, 刁德昌, 柯乙森, 李杰, 易小江, 卢新泉, 邓晨晖, 单葵顺, 万进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20, 09 (05): 521-524.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24.2020.05.016
    摘要 (136) HTML (8) PDF (1016 KB) (179)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和加速康复外科(ERAS)都是目前腹部微创外科领域的热点话题,他们的核心理念都是为了能够减少手术创伤和应激,让患者能够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内容包含术前准备,麻醉与镇痛,外科干预及术后康复的全程团队管理。近期,广东省中医院在二者的优化结合方面做了一些探索,通过极致微创手术、精准麻醉、全程疼痛管理,再加上严格的术前准备、完整的术后随访,使得手术患者的身心应激和创伤最小化。

  • 4.
    腹部无辅助切口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改良手术方式的初步研究
    司呈帅, 李东正, 杨柳, 周欣, 朱海涛, 关心, 仲坚, 余东升, 蒋谦, 王东风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20, 09 (04): 412-415.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24.2020.04.015
    摘要 (69) HTML (0) PDF (1096 KB) (3)
    目的

    对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患者预防性手术治疗的手术方式进行改良,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肿瘤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FAP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改良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术中游离全结直肠系膜,裸化直肠至肛提肌平面后闭合器离断直肠,置入保护套经直肠断端拉出全大肠;距离回盲部5 cm离断回肠,于回肠末端置入吻合器钉砧;外翻直肠处理远端直肠息肉;随后行端端吻合。收集并分析患者性别、身高、体重及病理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排便情况。

    结果

    4位患者均顺利完成改良NOSES术,行腹腔镜下无辅助切口全结肠加部分直肠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所有患者顺利康复,术后未发生吻合口漏、大出血等术后重大并发症。无术后腹腔感染。吻合口距离肛门的距离与排便频率尤其是夜间排便频率有负相关趋向。

    结论

    本术式符合无菌无瘤原则,无较大手术后并发症,术后排便功能较好。后期仍需进一步大规模研究证实手术效果。

  • 5.
    直肠癌NOSES术后并发复杂并发症一例报告
    刘壮壮, 汤东, 王道荣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20, 09 (04): 418-420.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24.2020.04.017
    摘要 (75) HTML (0) PDF (1009 KB) (12)

    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RAS)不断发展,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因术后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成为近年直肠癌手术发展的方向之一。本中心报道一例直肠癌NOSES术后出现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及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复杂性并发症病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恢复良好。

  • 6.
    2019版结直肠肿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专家共识解读
    胡军红, 李兴旺, 周世灿, 王锡山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20, 09 (03): 222-225.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24.2020.03.002
    摘要 (158) HTML (22) PDF (947 KB) (20)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于2019年更新发布了《结直肠肿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专家共识(2019版)》,主要修改意见包括:第一,完善补充了NOSES的部分概念,明确了NOSES、NOTES、TaTME三者的辨证关系。第二,提出了借道NOSES与类-NOSES概念。第三,适当扩充了NOSES的适应证,把取标本的环周直径增加了2 cm。第四,增加了直肠切开,经直肠切口取标本的部分内容,增加了NOSES I式F法的内容。第五,建议对有高危复发风险的结直肠癌患者,特别是肿瘤侵及浆膜、淋巴结转移、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游离癌细胞为阳性或可疑阳性者、术中瘤体被过度挤压或瘤体破裂者等可进行腹腔化疗。本文对2019年版《结直肠肿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专家共识》制定过程中的主要修改意见进行解读。

  • 7.
    结直肠癌腹腔镜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 IV式)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裴炜, 周思成, 周海涛, 刘骞, 郑朝旭, 关旭, 刘正, 姜争, 梁建伟, 王锡山, 周志祥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20, 09 (03): 240-244.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24.2020.03.006
    摘要 (128) HTML (3) PDF (698 KB)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并分析自2014年1月~2019年6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行结直肠癌NOSES IV式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共纳入172例患者,分析患者一般资料、病理资料、术者经验、术中情况等临床资料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应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有意义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172例患者中,共21例(12.2%)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常见并发症依次为腹盆腔感染(4.7%)、吻合口漏(3.5%)、腹腔出血(1.7%)、肺部感染(1.7%)、吻合口狭窄(1.2%)、直肠阴道瘘(1.2%)、肺栓塞(1.2%)、切口感染(1.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χ2=5.144,P=0.023)、术者经验(χ2=4.412,P=0.042)、手术时间(χ2=4.713,P=0.030)是影响NOSES IV式术后出现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一步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OR=3.317,95%CI:1.024~10.747;P=0.046)是NOSES IV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手术时间≥135 min是结直肠癌腹腔镜NOSES IV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严格把握NOSES适应证、熟练灵活使用腔镜器械是降低NOSES术后并发症的有效保障。

  • 8.
    腹部无辅助切口经肛门外翻切除标本的机器人低位直肠癌根治术(NOSES Ⅰ式)一例报道
    唐和春, 刘东宁, 朱伟权, 罗瑞, 何鹏辉, 李太原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20, 09 (03): 296-298.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24.2020.03.016
    摘要 (77) HTML (4) PDF (845 KB) (10)

    报道并分析一例行腹部无辅助切口经肛门外翻切除标本(NOSES Ⅰ式)的机器人低位直肠癌根治术的病例,并对机器人NOSES手术的可行性、优势及适应证进行讨论。

  • 9.
    腹部无辅助切口经肛门取标本的机器人高位直肠癌根治术一例报道(CRC-NOSES Ⅳ式)
    朱伟权, 刘东宁, 唐和春, 罗瑞, 何鹏辉, 温祥琼, 唐城, 李太原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20, 09 (02): 201-203.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24.2020.02.016
    摘要 (89) HTML (3) PDF (1086 KB) (9)

    微创始终是外科治疗的追求目标,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理念的提出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热议,目前在国内得到广泛运用。腹部无辅助切口经直肠拖出标本的机器人高位直肠癌根治术(CRC-NOSES Ⅳ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其术后恢复快,腹部无辅助切口,避免了患者的心理创伤和负担。创新性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克服了许多传统腹腔镜的操作局限,在直肠癌根治术中可能具有许多潜在的优势。

  • 10.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结直肠癌NOSES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探索
    董雪, 云红, 汪毅, 许东奎, 赵志勋, 王锡山, 刘正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20, 09 (02): 204-208.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24.2020.02.017
    摘要 (99) HTML (5) PDF (958 KB) (1)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结直肠癌NOSES术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及心理状况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结直肠癌NOSES手术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实验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术后首次排气、排便、离床活动、住院时间及患者焦虑抑郁程度的组间差异。

    结果

    入院时,两组焦虑评分(t=0.744,P=0.461)和抑郁评分(t=-1.879,P=0.06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实验组在术后48 h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t=-5.85,P<0.01)、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t=-6.0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t=-2.32,P=0.025),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t=-2.48,P=0.017),首次离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t=-3.15,P=0.003),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4.05,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够有效促进结直肠癌NOSES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改善焦虑抑郁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11.
    基于一种螺纹扩肛器的超低位直肠癌精准保肛(PPS)手术
    庄成乐, 张现中, 刘骞, 刘忠臣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9, 08 (05): 509-512.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24.2019.05.014
    摘要 (135) HTML (9) PDF (1655 KB) (150)
    目的

    探究自制新型透明螺纹扩肛器应用于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性及优势。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18年6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采用自制螺纹扩肛器完成腹腔镜联合经肛手工吻合超低位直肠癌精准保肛(PPS)NOSES手术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肛门功能情况等相关指标。

    结果

    5例患者顺均利完成超低位直肠癌PPS术,平均手术时间为(217.01±37.7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08.32±53.15)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6.34±1.72)天,术后肛门功能Wexner、Vaizey平均评分均为3分,术后均无显著并发症发生。

    结论

    应用新型螺纹扩肛器完成PPS手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安全有效,避免了腹部辅助切口、显著减少了手术创伤,同时可在直视下精准地切除病灶,极大限度地保存及改善了患者术后的肛门功能,提高了术后生活质量,可操作性强且经济实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但上述结论仍需大样本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 12.
    腹部无辅助切口经直肠取出标本的完全腹腔镜下男性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一例
    包满都拉, 苏昊, 王鹏, 刘正, 关旭, 刘骞, 周志祥, 王锡山, 周海涛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9, 08 (05): 520-524.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24.2019.05.017
    摘要 (81) HTML (2) PDF (2312 KB) (12)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作为结直肠癌现代外科治疗的热点,已在我国获得广泛应用。其中,右半结肠癌行经阴道取标本的NOSES术已被证实安全有效,且创伤更小。但男性右半结肠癌经直肠取标本的NOSES术国内外仍无人报道。本文报道1例行腹部无辅助切口经直肠取出标本的完全腹腔镜下男性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病例,旨在为右半结肠癌患者尤其是男性患者寻找一种避免腹壁行辅助切口的方法。

  • 13.
    结直肠肿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专家共识(2019版)
    中国NOSES联盟,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NOSES专委会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9, 08 (04): 336-342.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24.2019.04.003
    摘要 (690) HTML (83) PDF (987 KB) (158)

    近年来,结直肠肿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在我国发展迅速。我国《结直肠肿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专家共识(2017版)》及国际《结直肠肿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专家共识》相继发布,这些共识对我国乃至国际NOSES手术规范化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对NOSES理念技术的更新,目前结直肠肿瘤NOSES又得到进一步发展。基于此,在2017版共识基础上,再版修订并发布了新版《结直肠肿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专家共识(2019版)》,新版共识对结直肠肿瘤NOSES理论技术体系进行了补充、更新和完善,以便更好指导临床实践。

  • 14.
    NOSES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潘华峰, 江志伟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9, 08 (04): 395-397.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24.2019.04.013
    摘要 (45) HTML (1) PDF (860 KB) (1)

    腹腔镜技术在结直肠手术领域已得到广泛普及,相比开腹手术,它能减少创伤,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然而,为了取出标本,腹腔镜辅助手术一般需要建立腹部辅助切口,这会增加患者术后疼痛及发生切口相关并发症的风险。经自然孔道内镜手术(NOTES)旨在消除腹部切口,达到无疤痕手术的目的,但受限于特殊的器械及高难的技术,目前无法推广。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强调在目前已成熟的常规微创技术基础上,经人体自然腔道取出标本,从而避免了腹部大切口,因此在理论上容易接受,在实践中易于推广。

  • 15.
    NOSES金陵术治疗顽固性便秘疗效观察附八例报道
    徐家明, 王杰, 刘佳文, 朱汉建, 章洪鹏, 刘壮壮, 高进, 王伟, 汪刘华, 汤东, 王道荣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9, 08 (04): 398-402.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24.2019.04.014
    摘要 (87) HTML (3) PDF (1035 KB) (2)
    目的

    评价NOSES金陵术治疗顽固性便秘的短期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于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实施的8例手术患者资料。记录术中一般情况及术后评价指标。

    结果

    8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65.63±36.09)min,术中出血(40±15.81)mL。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首次肛门排气时间(61.75±12.13)h,首次离床活动时间(50.38±12.39)h,首次进食时间(61.13±12.24)h,首次排便时间(77.5±12.69)h,术后腹腔感染1例。

    结论

    NOSES金陵治疗顽固性便秘短期疗效肯定、创伤小,能明显降低手术切口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应激,值得进一步推广。

  • 16.
    结直肠肿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203例回顾性研究
    王玉柳明, 张骞, 郁雷, 汤庆超, 黄睿, 陈瑛罡, 王贵玉, 王锡山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9, 08 (01): 32-37.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24.2019.01.006
    摘要 (54) HTML (1) PDF (970 KB) (11)
    目的

    通过对结直肠肿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NOSES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

    纳入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行NOSES手术的结直肠肿瘤患者203例,收集资料包括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术后病理资料、手术资料及随访资料。

    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为(58.7±11.9)岁,平均BMI指数为(22.6±3.0)kg/m2,肿瘤位于直肠者占70.8%。术后病理资料显示,中分化腺癌者占69.4%,平均检出淋巴结(12.9±5.1)枚,平均肿瘤最大直径为(3.6±1.4)cm,TNM分期I~IV期患者分别占23.2%,41.4%,24.1%和3.4%。手术资料显示平均手术时间为(198.9±55.2)分钟,平均术中出血量为(73.7±54.2)mL;经直肠取标本者占87.2%,经阴道取标本者占12.8%;平均术后排气时间为(44.5±20.5)小时,平均进食时间为(63.8±15.5)小时。患者术后平均住院(12.3±4.1)天,11.9%的患者出现了术后并发症,住院期间二次手术者仅2例。随访资料显示术后肛门功能障碍者仅占2.2%,无阴道功能障碍者。

    结论

    NOSES术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疗效,但仍需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展。

  • 17.
    结直肠肿瘤NOSES术关键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王锡山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8, 07 (04): 315-319.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24.2018.04.002
    摘要 (51) HTML (4) PDF (1046 KB) (8)

    近年来,NOSES术已成为微创外科最具代表性的技术之一。由于其表现出良好的微创优势,迎合外科医生的操作理念,因此其在我国外科领域异军突起,并在国内得到空前的推广和普及。然而,NOSES术尚处于发展阶段,仍有很多问题需要面对和解决。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不应避而不谈,更不能轻易否认。恰恰相反,我们应该做的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更加深入地分析和总结,这也是NOSES术在我国科学有序开展的根本保障和必要前提。

  • 18.
    经直肠标本取出式3D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远切端两种处理方式对比研究
    韩俊毅, 傅传刚, 周主青, 鲁兵, 朱哲, 高玮, 杜涛, 江期鑫, 汤杰, 向鹏程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8, 07 (04): 326-331.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24.2018.04.004
    摘要 (32) HTML (3) PDF (1240 KB) (2)
    目的

    探讨直肠癌经肛门直肠标本取出式3D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术远切端两种处理方式对临床结果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接受经直肠标本取出式3D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远切端处理不同方式分为2组:(1)经直肠标本取出(双吻合器法)组29例:经肛门直肠取出根治标本,再以直线切割关闭器切断并关闭远端直肠,采用传统双吻合器法吻合;(2)经直肠标本取出(单吻合器法)组11例:经肛门直肠取出根治标本,直肠残端以倒刺线全层荷包缝合关闭,行单吻合器直肠结肠端端吻合。两组均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术。分析比较两组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指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流质时间),并观察治疗期两组相关并发症。采用电话随访或调查的形式,对末端造口回纳术后1年以上患者采用Wexner失禁评分评估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

    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BMI指数、肿瘤浸润深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均无明显差异(P>0.05);根据WIS评分,随访时间超过1年的26例患者中,20例(76.9%)患者术后肛门功能良好(WIS评分≤10分),无严重肛门失禁患者。

    结论

    经肛门直肠标本取出式3D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术中,采用单吻合器或双吻合器处理方式的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

  • 19.
    机器人腹部无切口直肠癌前切除术
    牛正川, 韦烨, 朱德祥, 许剑民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8, 07 (04): 332-336.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24.2018.04.005
    摘要 (28) HTML (0) PDF (1214 KB) (1)
    目的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可避免腹部切口,具有美观、术后恢复快的优势。本中心采用NOSES术式,创新性地开展了机器人无切口直肠癌前切除术。

    方法

    本研究纳入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共19例早期完成该手术的患者,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围手术期相关结果及术后随访资料。

    结果

    所有手术均成功实施,术后恢复良好,均顺利出院。随访期间,未发生严重腹、盆腔感染;无明显排尿困难、性功能障碍和排便失禁;肿瘤学结果较好。

    结论

    结果证实,机器人腹部无切口直肠癌前切除术安全、可行,但其远期结果评估需增加样本量,并行进一步随访。

  • 20.
    NOSES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腹腔冲洗液肿瘤细胞学检测及细菌培养结果分析
    彭健, 丁成明, 贾泽民, 陈杰, 赵丹, 张洋, 杨智, 邱俊, 骆冬仁, 何胖祥, 钟树武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8, 07 (04): 342-346.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24.2018.04.007
    摘要 (80) HTML (1) PDF (1246 KB) (1)
    目的

    分析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完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腹腔冲洗液的肿瘤细胞学检测、细菌培养的结果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留取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湘雅医院普外结直肠肛门外科30例行NOSES完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腹腔冲洗液,分装两份,分别送病理科查找肿瘤细胞和检验科行细菌培养,收集肿瘤细胞学检测及细菌培养结果,并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开腹和常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冲洗液的肿瘤细胞检测及细菌培养结果比较分析。

    结果

    30例NOSES完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腹腔冲洗液肿瘤细胞阳性的患者0例,阳性率0%(0/30);细菌培养阳性的患者有10例,阳性率33.3%(10/30);至目前为止30例NOSES患者术后均未出现盆/腹腔感染及盆/腹腔肿瘤的复发转移。这一结果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开腹及常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腹腔冲洗液的肿瘤细胞学检查(0%~45.5%)和细菌培养结果(20%~32.5%)相近。

    结论

    与开腹和常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相比,NOSES结直肠癌根治术未增加患者术后盆腹腔感染及未促进肿瘤细胞种植转移,符合恶性肿瘤根治术的无菌无瘤原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