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县域级医院发展不平衡,因设备、人员、科室、资金配置相对落后,无法严格按照国际的结直肠癌诊疗指南进行诊治。而县域级医院服务人群基数大,为多数结直肠癌患者的初诊单位,因此制定适合于县域级医院的结直肠癌诊疗指南显得极为重要。本指南以2017年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为参照,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调研了覆盖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共计71所县域级医院的结直肠癌手术开展、诊断设备、科室配套、诊疗过程障碍等方面情况,汇总后进行归纳分析,结合现有诊疗新进展,根据我国县域级医院现有状况,在原有指南基础上做出适应于县域级医院诊疗的改动。希望该版指南可规范、提高我国基层医院结直肠癌诊治水平。
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主要与我国结直肠癌基本诊疗规范落实欠缺,整体诊治水平偏低有关。特别在基层级医院,由于各种资源配置相对落后,无法完全按照国际诊疗指南进行诊治,医疗水平参差不齐。鉴于县域级医院是多数结直肠癌患者的首次就诊单位,需要服务的人群基数大,制定适合于县域级医院的结直肠癌诊疗指南,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尤为重要。为此,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内科治疗专委会起草、讨论并最终发布2019中国Ⅱ、Ⅲ期结直肠癌县域医师诊疗指南内科部分,以规范Ⅱ、Ⅲ期结直肠癌的内科治疗。
手术切除是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唯一有治愈可能的治疗方式,但有约70%的CRLM患者会在肝切除后出现复发。新辅助化疗是降低术后复发率并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有效手段,靶向药物问世后更是以其高有效率而被广泛应用于新辅助治疗中。但是由于目前缺乏靶向药物在新辅助治疗中应用的临床证据,2017年新版NCCN指南将新辅助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的推荐修改为仅推荐新辅助单纯化疗。如何客观地看待NCCN指南推荐意见的变化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靶向药物在新辅助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
2014年ESMO肛管鳞癌指南适用于肛管、肛门及肛周皮肤起源的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诊疗。应该识别的高危因素包括是否经肛门性行为、HIV及HPV感染。肛管癌的分期标准依然是UICC/AJCC的TNM分期系统。局限性肛管癌的治疗目的是在获得良好的肿瘤局部控制基础上保全肛门功能。标准治疗是以5-FU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CRT)联合其他全身化疗药物,临床完全缓解率可达80%~90%,手术可作为多数I~III期肛管癌的挽救性治疗手段或早期肛周皮肤癌的主要治疗手段;转移性肛管癌的治疗主要是全身化疗,最常用的是顺铂联合5-FU的方案。可考虑联合局部放射治疗,以控制原发灶局部症状。
我国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发病率近20年来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但由于既往的低发病率以及结直肠外科亚专业化在我国的发展不足,国内对溃疡性结直肠炎的诊断治疗在相当程度上还存在一定盲区。与国外新的治疗理念相比,我国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对内科治疗的过度依赖,对外科手术指征的过严把控,手术方式的选择上存在明显差异、对癌变的监控及早期处理严重不足等。因此迫切需要提高相关科室人员对UC诊断治疗标准的知晓,强化区域炎症性肠病(inflamatory bowel diseases,IBD)诊治中心的建设,大力推动UC诊治指南的宣传与应用,是提高我国UC治疗水平的关键。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norectal malignant melanoma,ARMM)是一种非常罕见且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而且常规病理学检查不易诊断,容易误诊,ARMM的治疗采用外科手术、放疗、化疗及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方式,因其对放化疗敏感性较差,因此外科手术切除仍为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作者通过解读近年来有关ARMM的治疗指南,对该病的生物学特性、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分析,以期对临床诊治有所裨益。
作为罕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的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但在消化道的软组织肉瘤中,其发病率位列第一。其可以发生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其中以胃和小肠多发,结直肠次之。本解读依据2014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软组织肉瘤治疗指南和2014年欧洲肿瘤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Medical Oncology,ESMO)胃肠道间质瘤治疗指南,从概述、术前诊断方法、手术治疗原则、术后复发风险评估、靶向治疗和随访几个方向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进行介绍。意在对消化科医生,尤其是胃肠外科医生的临床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2010年,中国临床肿瘤协作组成立胃肠间质瘤专家委员会,订立了我国的GIST诊治共识。以后每年均进行更新1次。而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络发布的NCCN指南是目前全球应用最为广泛的癌症治疗指南。笔者就GIST的最新国内共识和新版NCCN指南的外科诊治部分作以解读。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南对于规范结直肠癌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其内容每年均要进行更新,关注这些变化往往意味关注肠癌研究领域的热点、难点抑或疑点。为此,本文回顾2008至2012年指南更新的重点,回首肠癌诊治进步的点滴历程,希望能发现些许启迪,以飨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