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 2015, Vol. 04 ›› Issue (03) : 306 -308. doi: 10.3877/cma.j.issn.2095-3224.2015.03.17

所属专题: 文献

综述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刘嫕1, 丁曙晴,1   
  1. 1. 210001 江苏,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肛肠科
  • 收稿日期:2015-03-29 出版日期:2015-06-25
  • 通信作者: 丁曙晴
  • 基金资助:
    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南京市卫生局资助项目(NO.201108004)
  • Received:2015-03-29 Published:2015-06-25
引用本文:

刘嫕, 丁曙晴.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中医药治疗现状[J/OL].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5, 04(03): 306-308.

[1]
李彦龙,刘铁龙,党长宁,等.对慢传输型便秘病因病机的探索与研究.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大肠肛门病学术会议,吉林,2006.
[2]
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学会.结直肠外科学(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3:506.
[3]
吴霜,孙桂东,陈玉根,等.促结肠动力药物治疗慢性便秘的研究进展.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21(5): 434-439.
[4]
刘银云,金小晶,丁曙晴.中医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研究进展.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1): 75-76.
[5]
刘绍能.功能性便秘证治探讨.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3): 83-84.
[6]
朴沼柍.曹志群教授治疗功能性便秘经验探讨.山东: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
[7]
丁克.便秘文献及方药证治规律研究.山东: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
[8]
肖国辉,单铁莲,陈辉,等.慢传输型便秘的中医证型研究.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 97-98.
[9]
郭荣,丁义江,张建淮.慢性功能性便秘诊断和中医证型的量化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12): 107-112.
[10]
江潮湖,林秋贤,刁娜,等.便秘的治则治法探讨.中医药信息,2012,29(3): 3-4.
[11]
张荣枝,钱海华.便秘的病因与治则浅析.医学综述,2014,20(1): 118-119.
[12]
李国菁,王行宽,冯兴中.从"百病生于气"谈功能性便秘的治则.新中医,2014,46(1): 230-231.
[13]
李景远,敖丽英.慢传输型便秘的中医治疗思路探讨.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9): 688.
[14]
杨佳佳,孙建华,韩昌鹏.中医治疗老年人慢传输型便秘概况.新中医,2013,12(45): 171-172.
杨勇.功能性便秘中医证候的判别分析.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
[15]
丁克,尹淑慧,窦学俊.便秘诊治之我见.山东中医杂志,2002,21(2): 67-69.
[16]
拓西平,周俊.老年便秘331例服泻药与结肠黑变病关系的临床分析.实用老年医学,2002,16(4): 191.
[17]
王桂芳,杨丽华.老年性便秘中医研究进展.吉林中医药,2007,27(7): 65-66.
[18]
赵景明.辨证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78例.中国中医药,2013,11(4): 156.
[19]
刘汶,李乾构.功能性便秘辩证论治.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4,12(3): 168-169.
[20]
高翠英.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功能性便秘(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
[21]
吴崑岚,薛雅红,郑雪平.丁义江教授治疗脾肾阳虚型便秘的经验.吉林中医药,2011,31(10): 950-951.
[22]
刘仍海.通调三焦法治疗泻药性便秘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
[23]
杜秋,谈瑄忠,丁曙晴,等.脾肾阳虚型便秘临床用药及分析.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2): 132-134.
[24]
孙明明,丁曙晴,丁义江.慢性功能性便秘的针灸治疗进展.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3): 192-193.
[25]
金洵,丁义江,王玲玲,等.针刺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中国针灸,2010,30(2): 97-100.
[26]
彭唯娜,王琳,刘志顺,等.个体化深刺天枢穴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随访疗效及安全性分析: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中国针灸,2013,10: 5-9.
[27]
杨秀丽,董璐,张长凯,等.慢传输型便秘72例针灸临床观察.辽宁中医杂志,2006,33(2): 213-214.
[28]
丁曙晴,丁义江,王小峰,等.针灸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30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11): 1034.
[29]
吕冠华,包永欣,葛书翰.灸百会在临床康复医学中的应用及现代研究进展.中国临床康复,2004,8(27): 5954-5955.
[30]
侯翔宇,王维林.骶神经刺激治疗神经原性排便功能障碍的进展.中国临床康复,2004,8(26): 5650-5651.
[31]
丁曙晴,丁义江,季新涛,等.针刺对便秘模型大鼠PGP9_5表达的影响.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21): 2184-2187.
[32]
孙彦辉,孙永辉,肖红玲,等.温针灸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肌电的影响.时珍国医国药,2012,05: 132-133.
[33]
惠永锋.中药灌肠在肛肠科的临床应用.黑龙江中医药,2012,41(1): 64-65.
[34]
林晖,孙健.中药灌肠治疗慢性便秘临床研究进展.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2(3): 192-193.
[35]
卢庆忠.中药联合保留灌肠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中国当代医药,2011,19: 106.
[36]
周倩妹,孟繁洁,靳英辉,等.中药灌肠治疗便秘的Meta分析.华西医学,2013,05: 31-36.
[37]
王敏英,张敏娟,黄华丽.中药辨证贴脐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研究.四川医学,2009,27(1): 74-75.
[38]
张高红,曹宇浩,林开忠.苗药巴布剂—平喘止咳贴、行气通便贴.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11: 116-117.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阅读次数
全文
4
HTML PDF
最新录用 在线预览 正式出版 最新录用 在线预览 正式出版
0 0 0 0 0 4

  来源 本网站 其他网站
  次数 2 2
  比例 50% 50%

摘要
90
最新录用 在线预览 正式出版
0 0 90
  来源 本网站 其他网站
  次数 6 84
  比例 7% 93%